首页 > 栏目首页 > 融资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盐碱地上创奇迹,万亩冬枣田见证致富经

2023-09-09 04:52: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渭南9月8日电(韦香惠 张一辰)“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小坡村党总支书记薛安全站在万亩冬枣示范园的观景台上说道。

9月7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主题活动采访团来到小坡村万亩冬枣示范园。薛安全回忆起20多年前,小坡村的人均收入还只有几百元,是省级贫困村。现在,小坡一片新气象,万亩冬枣田展现在眼前,家家户户一年收入能达到十几万元。


(资料图)

大荔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冬枣为主导产业,位于县域东部,占地面积520.01平方公里(约78万亩),覆盖安仁、范家、两宜、赵渡、朝邑5镇,冬枣种植面积24万亩,覆盖率达65%,产业园总产值67.2亿元。产业园内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万元,比全县1.67万元的平均水平高出近40%。

“冬枣不是谁种谁就能挣钱的,里面学问可大着呢!”薛安全告诉中新网,小坡村原本是在一片盐碱地上,常年阴雨天气,冬枣皮薄肉脆并不耐受。刚开始的几年,当地农民没有冬枣种植经验,后在县委县政府和专家的指导下,尝试搭棚种植,才有了现在的万亩冬枣示范园。

如今的大荔冬枣已经成了当地现代化农业建设的一张名片。“我们建设了集种植、交易、物流、旅游观光于一体的产业园,把冬枣做成了产业链。”薛安全说。

据大荔县林业局红枣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周爱英介绍,当地还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开发了枣园精准施肥手机应用软件。枣农只需输入自家枣园位置,就能实现精准施肥,降本增效。

此外,大数据、云平台、区块链等现代农业技术也被运用到智慧冬枣种植当中。周爱英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加强校地合作,围绕‘土壤健康、绿色防控’,提高冬枣品质;通过棚体提升,引导冬枣设施栽培智能化应用、简约化管理;将智慧农业贯穿到冬枣全产业链,提高投入产出比例。

近年来,越来越多年轻人回到家乡发展冬枣产业。薛康今年37岁,在2016年以前一直在西安做小生意,在感受到家乡冬枣产业发展兴旺后,选择了回乡发展。“现在承包了400多亩地,建设好大棚的有200多亩,今年情况好的话能有1000多万的收入。”他说。

未来,薛康计划把仓储、物流等都做起来。据了解,大荔县还建设了大荔冬枣物流产业园,打造农产品物流行业合作交流、产品展示、服务对接平台,解决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难题,让更多人品尝到大荔冬枣。(完)

关键词:

  
相关新闻
每日推荐
  • 滚动
  • 综合
  • 房产